一、介绍
鱼类识别系统。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开发,通过收集常见的30种鱼类(‘墨鱼’, ‘多宝鱼’, ‘带鱼’, ‘石斑鱼’, ‘秋刀鱼’, ‘章鱼’, ‘红鱼’, ‘罗非鱼’, ‘胖头鱼’, ‘草鱼’, ‘银鱼’, ‘青鱼’, ‘马头鱼’, ‘鱿鱼’, ‘鲇鱼’, ‘鲈鱼’, ‘鲍鱼’, ‘鲑鱼’, ‘鲢鱼’, ‘鲤鱼’, ‘鲫鱼’, ‘鲳鱼’, ‘鲷鱼’, ‘鲽鱼’, ‘鳊鱼’, ‘鳗鱼’, ‘黄鱼’, ‘黄鳝’, ‘黑鱼’, ‘龙头鱼’)图片作为数据集,然后使用TensorFlow搭建ResNet50算法网络模型,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处理后进行模型迭代训练,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H5模型文件。并基于Django框架开发网页端平台,实现用户在网页上上传一张鱼类图片识别其名称。
二、系统效果图片展示
三、演示视频 and 完整代码 and 远程安装
地址:https://www.yuque.com/ziwu/yygu3z/faw6kga47czostik
四、卷积神经网络介绍
卷积神经网络(CNN)在图像识别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局部感知与共享权重:CNN的卷积层通过局部感知窗口(卷积核)提取图像局部特征。与传统的全连接网络不同,CNN通过共享权重机制减少了网络中的参数数量,使得模型在处理大规模图像时更为高效。每个卷积核会在图像不同位置进行滑动,提取出局部的边缘、纹理等低级特征。
- 层次化特征表示:CNN通过多层卷积层逐步提取图像的特征,从底层的边缘、角点到高层的复杂形状甚至语义信息。不同层次的卷积层关注图像不同层次的特征,从而使得模型能够有效理解和识别复杂图像中的物体。
- 池化操作:池化(Pooling)操作用于对卷积层的输出进行降维,保留重要信息的同时减少数据量。常见的池化方法有最大池化(Max Pooling)和平均池化(Average Pooling),其中最大池化通常用于提取显著特征。
- 卷积核数量与深度扩展:随着卷积层的深入,CNN通常会增加卷积核的数量,以捕捉更多复杂的特征。此外,通过增加网络深度(即增加卷积层的数量),CNN能够构建更为复杂和强大的模型,从而在图像识别任务中表现出色。
- 训练效率高:CNN通过减少参数和高效特征提取,适合大规模图像数据集的训练。它在图像分类、目标检测等任务中具有优异的表现,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框架(如TensorFlow、PyTorch)的加持下,训练效率极大提高。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NN图像分类代码示例,基于TensorFlow实现:
import tensorflow as tf
from tensorflow.keras import layers, models
# 创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
model = models.Sequential([
layers.Conv2D(32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shape=(64, 64, 3)),
layers.MaxPooling2D((2, 2)),
layers.Conv2D(64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),
layers.MaxPooling2D((2, 2)),
layers.Conv2D(64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),
layers.Flatten(),
layers.Dense(64, activation='relu'),
layers.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 # 假设有10个分类
])
# 编译模型
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adam', loss='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 metrics=['accuracy'])
# 输出模型结构
model.summary()
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基础的卷积神经网络,用于图像分类任务。该模型包括了多个卷积层、池化层和全连接层,最后使用Softmax输出对图像进行分类。
转载自CSDN-专业IT技术社区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遵循 CC 4.0 BY-SA 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2301_78372746/article/details/1428637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