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

一百天入职AI开发岗__关于Python_[1]上

​#写在开头:这是一份从0开始的学习笔记

#目标就是AI开发岗

#会比较简洁

#欢迎评论,持续更新中...

Day1.上.Python入门

一、什么是Python

        语言,就是所谓的沟通工具。Python,被称为编程语言,也是一种沟通工具。沟通对象就是你面前的这台计算机(如果你在用计算机看的话)。编程的过程就是我们在与计算机沟通,告诉它你应该做哪些计算。

二、如何开始Python

        1)Python本体

        接下来引出一个问题。如果让我们跟一个外国人沟通,去表达一些内容。那么仅需要我们英语过关即可。剩下的,那位外国友人会自己理解我们述说的内容。但是对于计算机呢?可惜的是计算机本身并不会思考,理解不了Python这门语言。于是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:如何让计算机掌握并理解Python。这就要用到我们所说的Python解释器及内核。这类似于计算机理解语言的大脑和它的语言库。

        对于Python解释器及内核,下载方式我们有多个选择。

       这里推荐官方的。https://www.python.org/downloads/(当然下载部分的教程网上多入牛毛,这里跳过具体的。没有魔法的话就去找寻镜像源下载)

        我们需要注意的是:作为一个新手,一切以务实为主。

        对于版本:不要太新,太新的版本功能不完全;不要太旧,太旧的版本会有未修复的问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的是3.7.9

        对于安装:记得勾选“Add Python 3.x to PATH”,然后“Install Now”安装到默认的通用路径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个确定且通用的路径是便于后期寻找的。

        对于检查:安装完成后,按下win+r,输入cmd打开命令行,让我们输入命令where python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输出是类似于这样的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:\Users\29839\AppData\Local\Programs\Python\Python37\python.exe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:\Users\29839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Apps\python.exe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至少有两行,说明你成功了。恭喜你。

Tips:Python版本号的命名规则为:Major.Minor.Micro(主版本.次版本.补丁)。所以第一条路径有Python37字段,指3.7版本

        内核和解释器已经安装成功,计算机已经掌握了并且有能力理解了python这门语言了,无需我们再加以关注。我们现在将注意力放到最后一步,用什么沟通。就像我们跟外国人沟通的时候一样,我们总要有个联系方式。或许是线下的面对面,或许是线上的,比如X(推特)发帖。在官方安装包中,提供给我们的“联系方式”(IDE)是IDLE。
        于是,跟计算机沟通的所有事项你已了解。现在,按照惯例,在IDLE里面输入 print('Hello World') --打印“Hello World”--然后按下Enter(回车键)来获得一份好运吧。

2)一个更好的IDE

        到这里,我们或许发现,这个IDE有些简陋。你或许会想要一个更高级的IDE。在这里,推荐Pycharm(社区版)。下载方式同样略。

        这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,作为一个新手,简单就好,不要使用额外的虚拟环境。

        点击新项目,出现该界面后,使用Previously configured interpreter(先前配置的解释器)即可。点击Add Interpreter(添加解释器)进入到System Interpreter(系统解释器)。具体路径可以输入前文中我们在命令行里用where python得出的带Programs的路径(WindowsApps中的只是一个快捷方式)。

        需要额外注意的是第一行Location,这里是我们的工作空间。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究竟是在磁盘的那个位置在跟计算机沟通。

​3)一次真正的代码运行

        仍旧是 print('Hello World') 。将开始新项目时默认的文字清除掉,输入这段代码,然后单机右键唤起菜单,选择run(运行)。你会得到一个结果。

        我们来逐步拆解:

第一行有两条路径:C:\Users\29839\AppData\Local\Programs\Python\Python37\python.exe

        这条是我们配置的解释器的路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C:\Users\29839\PycharmProjects\pythonProject\main.py

        这条是我们工作文件的路径。也就是我们当前所在的磁盘的位置。

第二行是“Hello World”:自然就是我们的代码执行结果。

第三行是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:在代码0状态下,进程结束。
        具体含义暂不展开,现在,我们仅需要知道它代表着程序运行顺利即可。

三、Python初解

#现在,让我们稍微跳跃一下。来认识一下库和函数。

#不用担心,我们会深入浅出的讲述。

1)Python是什么样的?——以函数为例

        如果我们想胜任AI开发岗,乃至更高的。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件事:企图全靠自己,一行行代码挨个敲过去来制造一个人工智能是不现实的。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文章,也就是俗称的ctrl+cv大法。而所谓的前人的基础就是函数和函数的集合——库。

        先说函数,什么是函数?与一般认知里的数学算式不同,在Python里是独立的进行某些特定动作的代码块。 当然,它是可以执行计算的,不过往往不限于计算。

2)Python为什么是这样的?——我们为什么需要函数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让我们来举个例子,比如说求解经典的问题,鸡兔同笼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步,我们自己得知道这怎么求解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有雉兔同笼,上有三十五头,下有九十四足。问雉兔各几何?

     当然,求解不是难事,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,我们在小学就已学过。令鸡x只,兔y只,得:

\left\{\begin{matrix} x+y=35 &(1)\\ 2x+4y=94 &(2)\end{matrix}\right.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求解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)/2-(1):y = 12  (3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1)-(3):x = 23

        第二步,我们要把他转化成电脑能“听懂”的语言,Python代码。放轻松,其实很简单,因为Python并不“故作高深”,它以简单易懂闻名,和我们日常语言类似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计算兔y的值。现在我们要解决两件事:1.如何告诉电脑要执行这个计算;2.如何把计算结果输出出来让我们知道。代码将会如下:

y = 94/2-35
print('兔的数量为', y)
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句,从左往右读,a的后面我们首先是写了一个“=”进行了一次赋值。什么是赋值?在这里就是将等号的右边数值(也就是计算结果12)赋给a的意思。然后往右继续读,我们写了一道算式求解兔y的具体值。在这里,计算机会自动计算该算式的具体值。
        第二句,我们使用函数print()(翻译过来是打印)自动的执行了操作,打印括号中的内容“兔的数量是12”。
        怎么样,并不难吧。x的求解及输出留给你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进行一些扩展。假设这里有上万只笼子,每只笼子都各有数量不等的鸡与兔,且仅知晓每个笼子有多少个头,多少只脚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是一个笼子一个笼子的挨个敲代码,慢慢算过去,那就太为笨拙了。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办法呢?有的。我们注意到在这里面有一项重复的工作,不论是那个笼子,我们都是用前文的那一套计算步骤快速求出来,无非是要代入的具体值不同。对应到Python语言中呢,那就是说明我们需要一个东西,它来写明这套逻辑,并且能让不同笼子的数据带入进去自动计算。
        这就是函数,它把这一套计算步骤固定下来,允许你反复调用这套逻辑来计算不同的笼子。就像下面这样:

def solve_problem(a,b):
    y = b /2 - a
    x = a - y
    return f'鸡有{x}只,兔有{y}只'
print(solve_problem(35, 94))

        在这里第一句和第四句就是一个简单的封装,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进行某些特定动作的代码块。def(定义)声明我们要开始写一个函数,solve_problem()则是函数名,当我们想调用函数时就用他。括号内的(a,b)则是我们调用函数的时候待我们传递的参数。最后一句return(返回),则是电脑将计算的结果输出出来。也就是如果

a = solve_problem(35, 94)

那么a的值就是'鸡有23只,兔有12只'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中间两行比较熟悉,就是我们前文给出的计算步骤。函数由此能够让我们反复调用,避免我们重复的写同一套算法,让我们在每次计算时仅需一个优雅的调用,比如solve_problem(35, 94),就能完成计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函数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要点,默认参数。我们来看下面这段代码。

def solve_problem(a, b = 94):
    y = b /2 - a
    x = a - y
    return f'鸡有{x}只,兔有{y}只'
print(solve_problem(35))

        在这里,我们在调用函数solve_problem()时不再填入参数,取而代之的时我们在定义函数的时候就将94赋予了b。当然这并不是说b从此只能是这两个值。只是说当我们不像solve_problem(35, 94)这样显式的指定b的值,像刚刚那样solve_problem()括号内空置时,b会默认填入94。当然为了避免歧义,在定义默认值的时候,这一项要放在最后。在这里就是说

def solve_problem(b = 94, a):

是错误语法。

转载自CSDN-专业IT技术社区
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2303_77168885/article/details/154944809

评论

赞0

评论列表

微信小程序
QQ小程序

关于作者

点赞数:0
关注数:0
粉丝:0
文章:0
关注标签:0
加入于:--